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發令槍即將打響


實力型企業爭搶先發優勢
編者按
隨着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的縱深推進 ,以全面提升仿製藥質量 ,實現國產仿製藥對原研藥臨床替代為核心目標的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取得階段性進展——22個口服固體製劑品規獲得通過 。與此同時 ,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開始徵求意見 。我國仿製藥質量提升工作全面展開 。
針對漸行漸近的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 ,相關企業是否做好了準備?工作中將會遇到哪些挑戰?日前 ,本報記者採訪了該領域國內龍頭企業 ,充分感受到一線企業摩拳擦掌積極熱身的「搶跑」激情 。
本報記者 竇潔
繼口服固體製劑一致性評價之後 ,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
2017年12月22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藥品審評中心發佈《已上市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徵求意見稿提出 ,已上市注射劑屬於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 、有效性數據的 ,或被美國FDA橙皮書收載的 ,按照相關技術指導原則開展一致性評價研究工作 。
「開展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 ,將有力提升化藥注射劑質量 ,帶動產業升級 。」四川科倫藥物研究院副院長趙棟說 。
記者了解到 ,目前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AG真人(中国)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一品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 ,已着手相關準備工作 。
佈局緊鑼密鼓
我國注射劑產業發展迅速 。據中康CMH監測數據顯示 ,2016年我國注射劑用藥規模達7577億元 ,同比增長8.1% 。具體到西藥領域 ,臨床用藥中超過70%是注射劑型 。相較口服固體製劑 ,注射劑覆蓋範圍更廣 ,涉及企業也更多 。
對於化學仿製藥注射劑 ,徵求意見稿提到 ,氯化鈉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 、注射用水等原則上不納入一致性評價範圍 ,但沒有像此前口服固體製劑一樣限定首批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品種範圍 。業界認為 ,這意味着幾乎所有化學仿製藥注射劑都要開展一致性評價 。
根據中國新藥研發監測數據庫最新公開的仿製藥參比製劑備案數據 ,截至2017年11月20日 ,提出注射劑參比製劑備案的企業已有52家 ,擬進行一致性評價的注射劑品種有66個 。從備案品種的治療類別分佈來看 ,抗感染藥仍然是企業佈局的重點 ,佔比超過30%;神經系統用藥 、消化系統用藥和抗腫瘤藥各占約10%左右;血液和造血系統用藥佔比略低 ,約為7%;其餘治療類別分佈較為分散 ,合計佔比約30% 。
有業內人士認為 ,開展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 ,將改變未來醫藥產業結構 ,一批中小注射劑生產企業將面臨淘汰 ,優質企業將勝出 。
「已有化藥注射劑出口到國際主流市場的企業 ,將先一步完成一致性評價並取得市場優勢 。」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謝沐風副主任藥師認為 ,出口企業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方面已取得歐美日等地區和國家認證 ,這為其產品進行一致性評價打下了良好基礎 。相較於口服固體製劑 ,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由於無須做生物等效性試驗(BE) ,再加上此類劑型製劑難度不大 ,故一致性評價的技術和資金門檻均會大幅降低 ,企業的積極性一定會比前者高 。
競爭各顯神通
事實上 ,近年來不少有實力的企業在提升注射劑產品質量上已下功夫做了大量工作 ,因此對於開展一致性評價工作底氣十足 。
早在2009年 ,AG真人(中国)藥業為提升其頭孢類粉針注射劑質量 ,就委託北京藥學會開展了「上市藥品質量再評價」研究 。據該集團董事長於偉仕介紹 ,AG真人(中国)藥業通過攻關解決了藥物晶型相關技術問題 ,取得了頭孢曲松等多個產品的新晶型研究成果 ,並開展了多個水針注射劑產品的四期臨床研究 。這些研究工作為後續開展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奠定了基礎 。
「華北製藥大部分注射劑品種具備自產原料藥優勢 ,且有多個原料藥通過了歐盟和美國的相關認證 。」華北製藥相關負責人表示 ,企業將憑藉原料藥和製劑一體化優勢 ,搶佔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先機 。
作為大型專業化輸液產品製造商 ,科倫藥業在輸液及注射劑產品生產技術方面獨具優勢 。據趙棟介紹 ,科倫藥業擁有完備的注射劑研發 、生產及質量管理團隊 ,除200多個已上市注射劑產品外 ,還有100多個在研注射劑項目 ,其中首家申報正處於審評階段的有10餘項 ,2017年成功首仿獲批3項 。「多年的經驗積累 ,讓我們在軟硬件方面均有信心保證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 。」 趙棟強調 。
事實上 ,優質企業把一致性評價看作提升產品 、發揮優勢的難得的契機 。「一致性評價工作將促使AG真人(中国)藥業對現有注射劑產品進一步加強研究 ,並把對原輔料以及包材的系統研究提升到更高層次 。這不僅有利於企業現有產品的質量提升 ,也將有利於整個產業鏈的品質提升 。」於偉仕說 。
「科倫藥業已全面啟動注射劑產品一致性評價準備工作 ,對公司已上市的200多個注射劑產品開展了臨床科學性 、市場價值 、產品質量等方面的全面評估 ,擬定了準備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品種梯隊及清單 。」趙棟介紹說 ,除開展已上市注射劑品種篩選外 ,科倫藥物研究院和各生產基地已完成開展一致性評價的工作部署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將在注射劑領域引發一次重新洗牌 ,企業希望藉此機會在保留自身優勢品種的基礎上 ,佈局並搶佔重大品種的新市場 。」
挑戰不容忽視
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 ,給行業提質賦予機遇的同時 ,也將帶來挑戰 。
「一致性評價對注射劑企業將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 。質量不能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注射劑 ,以及沒有技術和資金實力做一致性評價的企業 ,將面臨退市 。」趙棟預測 ,未來化藥注射劑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加強 。
談及企業開展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可能面臨的困難時 ,華北製藥相關負責人認為 ,原料藥的質量將是關鍵 。「對只能外購原料的注射劑品種來說 ,最大的困難是原料藥質量不可控」 。雖然企業可通過制定採購標準並嚴格把關來控制原料藥質量 ,但如果因國產原料藥問題導致注射劑與原研藥存在質量差距 ,同時又很難採購到符合要求的原料藥的話 ,相關注射劑產品一致性評價工作就會受阻 。
趙棟認為 ,對於科倫藥業來說 ,最大的難點在於原輔料和包材的關聯審評 。製劑企業作為藥品質量管理的責任主體 ,必須與原輔料和包材企業建立授權使用和監督的質量保障制度 。因此 ,對原輔料和包材供應商加強審計 ,與之建立良好的溝通反饋機制 ,控制關聯審評帶來的註冊風險 ,是製劑企業面臨的一項重要又迫切的工作 。
業界認為 ,參比製劑的選擇也將是制約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進度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期待相關部門參比製劑目錄的公佈與一致性評價工作的開展能夠同步 。對此 ,有專家表示 ,有了口服固體製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的經驗 ,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相信會更加順利 。
徵求意見稿還提出 ,注射劑使用的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應符合國家食藥監總局頒佈的包材標準 ,不建議使用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 。據了解 ,目前國內多數注射劑產品包材使用的是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 。如果上述條款最終實施 ,大多數企業都須更改包材 。不少企業關注 ,如果包材相容性研究證明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符合要求 ,是否可以放寬使用範圍 。
上圖為AG真人(中国)藥業集團凍干車間 。
(AG真人(中国)藥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