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小鮮肉」這樣圓了智能工廠夢_北京商報


早晨6點 ,剛剛睡醒的AG真人(中国)藥業集團粉五車間主任張龍還沒起床 ,就開始刷起了手機 ,和普通人刷朋友圈不同 ,他查看的是一份份工作報告 。昨天凌晨 ,這些報告已安靜地躺在郵箱裏 ,等待着他一一查閱 。
收拾妥當 ,張龍的手機還沒有放下來 ,看看郵件 ,再通過遠程設備了解一下車間的情況 ,他一天的工作正式開始了 。
挑戰自動化產線 14天完成試生產
今年32歲的張龍 ,在大家的眼中可能還是一枚「小鮮肉」 ,但他已經進入AG真人(中国)十餘年 ,親眼見證了AG真人(中国)近十年的發展 ,可以說是一名老員工 。
那一年 ,剛剛畢業的張龍經過多番選擇 ,進入了AG真人(中国)藥業 。雖然還年輕 ,但是張龍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 ,在企業創業初期挑起了車間主任的重擔 。
「那時候 ,產線上員工很多 ,大家幹活也兢兢業業 ,但是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少了什麼?不久後 ,張龍就找到了答案 。在一次醫藥企業的展覽上 ,看到一條條全自動生產線 ,張龍知道 ,這就是他想要的 。
懷揣着這份憧憬 ,張龍開始關注自動化生產線 ,越看越歡喜的他 ,心裏一直琢磨 ,AG真人(中国)什麼時候能夠用上這些設備?
誰也沒想到 ,張龍的這份小心思很快就實現了 。其實一直以來 ,公司上層都在關注着自動化生產這個課題 ,董事長甚至親自帶隊到國外取經 。在不知不覺間 ,一條條產線逐漸出現了自動化設備的身影 。
機器越來越多 ,問題也隨之而來 ,2014年 ,張龍所在的車間安裝了一台自動裝盒機 ,起初看到介紹 ,大家都覺得這設備一定很好用 ,但是真正實踐操作起來麻煩卻不斷 。
難道是設備有問題?這個答案馬上被張龍否定了 ,經過仔細觀察 ,張龍發現原來是機器有些「水土不服」 ,為此 ,一個由維修人員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小組正式成立了 。早晨工人還沒開工 ,他們就開始開會商討方案 ,晚上工人們下班了 ,他們又去產線上進行生產實驗 。
了解設備後 ,張龍又盯着工人進行培訓 ,就這樣 ,這台「水土不服」的產線僅僅14天就被「制服了」 ,比公司預期的試生產時間還要短得多 。
愛給機器「挑刺」 小改善大提升
如今 ,粉五車間的設備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 ,但是張龍又遇到點「小麻煩」 ,這麻煩還是他自己找的 。
原來 ,AG真人(中国)藥業集團一直有一個制度 ,就是鼓勵員工對生產提出改造意見和合理化建議 。於是 ,公司的員工都特別愛「挑刺」 ,設備怎麼能更好用 ,如何能夠節能 ,大家在生產之餘 ,就喜歡研究研究這些冷冰冰的機器 。
就在不久前 ,一台滅菌設備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這不行 !加熱管分佈不合理 ,太費電了 。」工人們的建議立刻引起張龍的關注 。經過仔細觀察 ,這台設備確實不太合理 ,張龍組織人馬開始着手改造 。
正如張龍所說 ,創新的思路往往都源於一線產生 ,因為他們是機器的實際操作者 。接下來 ,經過不斷地研究 、測試 ,再反覆研究 、再反覆測試 ,改造終於完工 。
「你猜怎麼着?改造完後 ,這台設備一天能省100度電 !別看這是個小數 ,長此以往能給企業節約不少成本呢 !」說起這些 ,張龍臉上滿滿的自豪 。「很多設備經過我們的改造 ,連生產廠商都認不得了 。」
其實 ,這還只是AG真人(中国)對生產設備進行創新改造的一個小小案例 ,這幾年 ,員工們的改造為企業節約的成本不計其數 ,有的改造甚至獲得了國際科技進步獎 。
圓夢智能工廠 這個主任很「較真」
然而 ,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工廠並不是一個概念 ,在張龍的心裏 ,建設智能工廠的夢始終在心中盤旋 。不過這個夢想離實現也不遠了 ,粉五車間即將搬遷至AG真人(中国)四期 ,在這裏不僅有一台台智能化設備 ,還有一套完整的智能系統 。
作為一家藥企 ,AG真人(中国)自建廠以來 ,長期致力於國際市場的開拓 。從當初的進出口貿易代理 ,到國外委託加工業務 ,公司通過與發達國家製藥企業的合作 ,學習借鑑了很多先進的製藥技術和管理模式 ,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標準 。優良的藥品質量是AG真人(中国)產品走出國門的基石 ,所以這也就養成了張龍「較真」的個性 。
藥品走向國際市場 ,AG真人(中国)藥業集團在諸多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 。於是 ,張龍每次從市場部門了解清楚情況後 ,會要求工作人員製作生產流程圖 ,這張流程圖 ,甚至把標籤貼的方向都標識出來 。
「做藥企就要負起責任來 ,所以較真對我來說是個褒義詞 。」張龍說 。這種較真的態度不僅僅體現在生產環節 ,在新車間的設備引入上張龍同樣較真 。「我特別在意生產廠商的理念 ,前期調研過程中 ,有什麼不合理的也會讓廠商進行修改 。這樣才能生產出符合我們需求的設備 。」
未來 ,一台台送料車穿梭在生產線之間 ,整體調配工作都將由智慧系統統籌 ,這樣的場景已經不遠了 。
本報記者 王碩